VOCs治理難度大是因為其來源廣泛,具有揮發性,治理難度較大,為達到精確治污、科學治污的效果,需要VOCs在線監測系統來為相關部門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據。
有政策規定,自動監測系統(CEMS)設備在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狀態下所提供的實時監測數據目前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VOCs總量控制、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環境預警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
由此可見,VOCs在線監測的重要性。資料顯示,從“十二五”開始,我國陸續開展VOCs治理工作;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進一步明確了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需要進行VOCs控制;2015年8月,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首次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納入監管范圍;2016已有天津、山東、山西等省(區、市)開展VOCs污染源安裝在線監測設備試點。
隨即,各地方積極響應,上海、北京等地也針對固定污染源VOCs在線監測相繼出臺了技術規范。
調研發現,目前全國已安裝的VOCs在線監測系統主要針對非甲烷總烴。2018年,《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和《環境空氣和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便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發布。
2020年3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固定污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對VOCs在線監測治理的設備供應商具有巨大的技術指導和要求作用。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生態部發布的第一個在線VOCs分析儀的使用標準。
涉VOCs治理企業該如何安裝VOCs在線監測系統呢?VOCs在線監測系統備都需要有一個安裝工作平臺,安裝要位于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設備的下游和比對監測斷面上游,不受環境光線和電磁輻射的影響。一個完整的VOCs在線監測系統包括采樣系統、預處理系統、氣體分析系統和DAS系統等。
據了解,自動監測數據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更準確,適用于日常監測管理。有專家指出,當前我國未對揮發性有機物組分在線監測有所表述,未來我國將繼續加快對在線VOCs在線監測標準的制訂。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中,VOCs在線監測系統將成為企業和相關部門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據。
非甲烷烴voc氣體檢測儀價格
一、產品介紹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自主開發的 M-3000S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系統采用*的全程伴熱預處理+在線色譜技術+火焰離子檢測法(FID), voc在線監測設備可以實現某一區域范圍內的voc排放濃度在線連續監測,并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得相關的設計、制造、驗收等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voc在線監測設備主要有樣品前處理子系統、voc在線監測儀、數據采集及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在線樣品前處理裝置采用全程高溫伴熱,可防止樣品在傳輸過程中的冷凝損失,提高樣品檢測的準確度;voc在線監測儀采用*的色譜分離檢測技術,檢測量程寬、檢測靈敏度高,可有效監測治理后voc組分的濃度變化;測量信號送入數據采集與處理子系統,該系統具有現場數據實時傳送、遠程故障診斷等功能,實現了工作現場的無人值守。
二、系統特點
1、標準化設計
符合*標準規范要求
結構設計合理,可實現連續自動監測
2、運行穩定安全,數據真實可靠
采樣管線選用聚四氟乙烯、硼硅酸鹽玻璃或耐腐蝕、惰性化材質,減少管路吸附造成的損失
全管路保溫伴熱,避免高沸點烴類物質冷凝“積油”及部件腐蝕
3、無人值守、操作方便
具有自我保護功能,氣源供應不足時,火焰熄滅,關閉氫氣空氣。
自動恢復運行功能,開機、氣源供應恢復或意外斷電恢復后自動運行。
具備自動校準功能,實現無人值守。
三、系統組成
采樣系統:采樣管
預處理系統:正壓防爆型、常規型
控制系統及軟件:上位機工控系統、系統控制軟件
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烴、苯系物、非甲烷烴 /苯系物、有機硫
無機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氫、氨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
氣源 :零氣發生器、氫氣發生器、空氣壓縮機、氮氣發生器
系統:氣體動態校準儀(選配)、標準氣體
四、技術參數
組分:VOCs/NMHC
出廠量程:0~1000ppm
量程上限:0~5000ppm
檢出下限:0.05ppm
準確度:<2%(2ppm CH4/C3H8 標氣)
流量:不低于 0.5L/min
零點漂移:<0.5%F.S.或者0.50 ppm (24h)
量程漂移:<2.0%F.S.或者0.20 ppm (24h)
零氣流速:275~350 ccm
氫氣流速:25~500 ccm
載氣流速:35~70 ccm
使用區域:非防爆區、現場無強烈振動、無輻射熱源、無強電磁干擾源
環境溫度:5℃~+45℃
大氣壓力:50-106KPa
voc在線監測|vocs在線監測價格_pid在線監測儀器報價(電話咨詢)
VOC定義和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美國ASTMD3960-98標準定義:任何可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美國聯邦環境保護局(EPA)定義:除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任何參與碳酸銨以外的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了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組合物,其熔點低于室溫,沸點為50至260℃voc在線監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傷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在線監測|vocs在線監測,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的甲醛,這將對人類健根據美國國際技術評估中心的數據,汽車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能是現代社會對人類健康重要的威脅之一。國內汽車VOC發展國家環保總局于2004年7月14日在北京組織了國家標準《車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及測量方法》評審會議。標準工作正式啟動。
可以使用突出政策,充分發展環境監測,以滿足環保工作標準的需要。 “十一五”以來,中國已啟動近1800個環保標準修訂項目。截至“十二五”末期voc在線監測系統,共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1,941項(“十二五”期間493項),廢除244項,現行標準1,697項。在目前的環境保護標準中,有16個環境質量標準voc在線監測設備,161個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1001個環境監測標準,481個管理標準標準和38個環境基本標準。在“十三五”期間,環境治理仍然是治理的關鍵難點之一。為了早日贏得環保,中國繼續發布相關標準以滿足環境治理需求。此前,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將推進約900項環境標準的修訂和修訂。與此同時,將發布約800個環境標準,包括約100個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約400個環境監測標準,以及約300個環境基本標準和管理標準,支持環境管理優先事項。工作。近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強調有必要完善環境法律法規,依法提高行政能力;加強科研和技術,提升科技支撐水平;完善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強化標準作用;改善大氣環境監測系統提高環境監測能力。為北京的環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據和支持。此外,江蘇,天津,安徽,江西等省也積極制定相關標準,積極督促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監測工作展開,監測工具“協助”
在線監控數據欺詐性違規1行為發生在企業內部,并且切換速度很快。對此類案件的調查和處罰需要快速準確,否則抓住核心證據鏈的機會就是短暫的。但是,對此類環境行為的查處和處罰往往涉及污染防治部門,環境監理部門和環境監測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如果僅依靠傳統的通信方式,往往會及時遇到通信。順利,無法及時了解污水排放的細節。因此,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通過升級信息系統,有效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尤為重要。例如,在東莞等少數城市,已經形成了實施移動法的能力。當某個污染源發生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時,移動系統可以立即查詢哪些人員在污染源附近或附近,并及時向相關團隊成員發送警告信息,以便近來源是污染源。人員可以及時趕到現場,人員可以抓住移動終端現場檢查各種細節,當場調整證書,并將現場調查和圖片傳送存儲到系統中分析和調查。
VOC在線監測系統儀器有以下優勢:一體化檢測,單臺色譜同時檢測多種因子個性化定制,根據一廠一策進行定制化服務,EPC:電子壓力控制,精精1確控制氣路流量,檢測精度高:ppb級檢測精度,拓展性高:單臺色譜同時檢測多種因子,穩定性好:24時滿量程漂移<0.5%,使用壽命長:主機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吸附劑(顆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的多孔結構將VOC捕獲在廢氣中。含有VOC的有機廢氣經活性炭床吸附,凈化后排放到大氣中。碳吸附主要用于回收脂肪和芳香烴、大多數含氯溶劑、常用的醇類、部分酮類和酯類。當碳吸附達到飽和時,在飽和碳床上進行脫附再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吹出,與所述蒸汽形成蒸汽混合物,所述蒸汽離開碳吸附床,用冷凝器對所述蒸汽混合物進行冷卻,使所述蒸汽冷凝成液體。對于水溶性VOC氣體,通過精餾對液體混合物進行凈化;
氣體檢測在工業物聯網中的應用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 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其本質是以機器、原材料、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以及人之間的網絡互聯為基礎,通過對工業數據的 感知、實時動態傳輸與建模分析,形成智能決策與控制,驅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近年來,伴隨著以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與工業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 制造等創新成果跨界融合,引發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一系列新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正不斷涌現,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并推動著工業體系的智能化變革。智能制造正在范圍內快速發展,并已成為制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
工信部近期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研討會上透露,將根據國務院“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戰略部署,加快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積 推進“十大設備上云”等工作。
業內普遍認為,工信部的此次研討會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將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預計《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將在年內制定并出臺,后續的相關產業政策也有望持續落地。
《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推出,旨在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在規劃當中,明確提出:“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 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提升企業 、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另外,針對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提出:“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布局,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加快制造業集聚區光纖網、移動通信網和無線局域網的部署和建設,實現信息網絡寬帶升級,提高企業寬帶接入能力。針對信息物理系統網絡 及應用需求,組織開發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應用軟件、故障診斷軟件和相關工具、傳感和通信系統協議,氣體檢測儀,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 交互與智能控制。”
為了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提升制造業的整體智能化水平,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國工業的信息化,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據工信部介紹,我國工業互聯網目前已進入應用期,2018年到2020年,我國將根據《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發展和應用。從2018年開始,我國將在推動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的基礎上,在工業領域逐步部署IPv6、窄帶物聯網(NB-IoT)、軟件定義網絡(SDN)、5G等 技術,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和生產體系。
工信部還透露,到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將初步形成,有望建成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能夠支撐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產的企業級平臺;到2020年,我國還將利用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契機,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推動30萬家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 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業務。屆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將初步顯現。
多家市場 機構表示,目前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石化、電力、醫療、航空、軌道交通等產業的需求迫切,大規模企業及大中國企、 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已經著手布局。隨著工業互聯網在上述領域的快速滲透,其他上下游行業也將開始與工業互聯網結合,相關產業機會將不斷顯現。
由此可見,工業互聯網作為當今席卷的工業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推動力,將為智能制造提供關鍵的基礎設施,并打造新的工業生態體系。與此同時,在著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當中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將同樣獲得迅速發展。